曹昂

东汉末年曹操长子
曹昂(?-197年),字子脩,沛国谯县人(今安徽亳州)。是东汉末年权臣、三国之一魏国政权奠基者曹操的长子。[1]
曹昂生母为曹操姬妾刘氏,刘氏早逝,曹昂自幼在曹操正妻丁氏膝下长大。曹昂聪明而性情谦和,深受曹操喜爱,二十岁时便被举为“孝廉”[a][1][2]宛城之战,曹昂为救曹操身死,丁氏因此与曹操决裂返回娘家。黄初三年(222年),以樊安公曹均之子曹琬继嗣曹昂,封为中都公,同年又升为长子公。[1][2]
黄初二年(221年),追封谥号丰悼公,黄初五年(224年)又进一步追封为丰悼王。太和三年(229年)年改谥号丰愍王。[1]

人物生平

曹昂乃曹操姬妾刘夫人所生,刘夫人因病早逝,曹昂被曹操正室丁夫人抚养长大。据《三国志》记载,曹昂聪颖仁孝,早年间随曹操四处征战,弱冠之年被举为孝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