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德莱顿

英国诗人、文学家、文学评论家
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 1631–1700),17世纪英国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和剧作家,1668 年被任命为英国第一位“桂冠诗人”。他被视为主导了复辟时期英格兰的文学生活,以至于这一时期在文学界被称为德莱顿时代。[1][2]
约翰·德莱顿曾在威斯敏斯特学校和剑桥三一学院接受教育,成绩优异。1662年,德莱顿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668年,他接替威廉·达文南成为桂冠诗人后,专注于为舞台写作。从1680年左右开始,德莱顿专注于写作诗歌,巧妙地使用押韵的对仗,其中较为成功的是他的讽刺诗。光荣革命后,德莱顿因为政治立场失去了宫廷的青睐,不得不靠写剧本、翻译希腊语拉丁语作品来谋生。德莱顿于 1700 年 5 月 12 日去世,最初被埋葬在苏荷区的圣安妮公墓,后被重新埋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3]
约翰·德莱顿是英国文坛的重要人物,涉猎范围广且十分多产。作为剧作家,他创作了英雄戏剧《征服格拉纳达》(1670-1671年)、悲喜剧《婚姻》(1671年)、悲剧《一切为了爱情》(1677年)、悲喜剧《唐·塞巴斯蒂安》(1689年)等等优秀作品。作为批评家,他发展出历史、分析、评价、对话等多种方法的组合,帮助发展了文学批评的新古典理论。作为翻译家,他翻译了荷马卢克莱修贺拉斯奥维德薄伽丘乔叟等许多名家名作,特别是他翻译的《埃涅阿斯纪》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好的英文译本。[4]

人物关系[5][3]

曾祖父
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是一名校长,清教徒
祖父
伊拉斯谟·德莱顿爵士(Sir Erasmus Dryden)
外祖父
亨利·皮克林(Henry Pickering)是诸圣堂的教区牧师
父亲
伊拉斯谟·德莱顿(Erasmus Dryden)
母亲
玛利·皮克林(Mary Pickering)
妻子
伊丽莎白·霍华德(Elizabeth Howard)是好友罗伯特·霍华德爵士的妹妹
儿子
查尔斯·德莱顿(Charles Dryden)是教皇英诺森十二世英国侍从
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 Jr.)是一位作家
欧内斯特·德莱顿(Ernest Dryden)是英国罗马天主教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