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主要在中国河南省、河北省、江苏省等地区出土。起源可追溯至两周时期,[8]两汉时期最为兴盛,至魏晋时期由于统治者思想转变,不再提倡厚葬之风,玉衣逐渐衰落。[9] 金缕玉衣又名金缕玉匣、金缕玉柙,根据刘昭引《汉旧仪》记载,一套完整的玉衣大致由襦、札、柙三部分构成,即上衣,下衣,足部。用金丝线连接玉片,仿照死者身形制成玉衣,盛放死者。金缕玉衣作为规格最高的殓服,象征着穿戴者的身份,在形成了严格的玉衣使用规制后,仅最高统治者皇帝可使用;其他贵族使用由银线和铜线连接的玉衣,称“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9]
发展演变
玉衣最早可以追溯至史前时期的“玉殓葬”,自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出现后,古人认为玉可通灵,是以随葬,保尸不朽。只是,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出土的随葬玉器的种类、使用看,最初随葬的玉器多是死者生前使用过的或是由死者制作的,而不是特意为殓葬制作的。但是到了西周时期,出现了一种专门制作用于随葬的玉器,名为玉覆面,流行于战国,沿用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