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冬青

豆科沙冬青属植物
1
4
冬青学名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 ex Kom.) Cheng f.),别名小沙冬青、冬青、蒙古沙冬青等,为豆科Fabaceae)沙冬青属(Ammopiptanthus)植物[1][2],产于中国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3],蒙古南部也有分布[2]。沙冬青常生于海拔1000-1200米的石质戈壁、山涧盆地、石质残丘间的干谷或半荒漠、荒漠沙化地带,多数团块状或条带状分布[4]。2021年沙冬青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二级保护植物[5]
沙冬青属于常绿灌木,高1.5-2米,粗壮;树皮黄绿色。茎多叉状分枝,圆柱形。3小叶,偶为单叶;叶柄密被灰白色短柔毛;托叶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小叶菱状椭圆形或阔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枝端,花互生;苞片卵形;花梗中部有2枚小苞片;萼钟形,薄革质;花冠黄色,旗瓣倒卵形,翼瓣长圆形,龙骨瓣分离。荚果扁平,线形。种子圆肾形。花期4-5月,果期5-6月。[2]
沙冬青枝叶茂密,花黄色,可栽培供观赏[3][6]。其根系发达,根部具有根瘤,可改良土壤,是治沙固沙的重要造林树种[6][7]。其茎、叶可入药,具有舒筋活血、祛风除湿的作用[8][9];种子中富含油脂,可应用在化工、食品等方面[7]。此外,沙冬青是第三纪孑遗植物,较为稀有,对于保护植物物种,研究古地质学古生物学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10][6]

形态特征

沙冬青属于常绿灌木,高1.5-2米,粗壮;树皮黄绿色,木材褐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