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牧-抖音百科
秦牧(1919年8月19日-1992年10月14日),原名林觉夫,出生于中国香港,广东澄海人。他是中国散文界的“南秦北杨”,也是中国作家、文学家。秦牧曾担任中华书局广州编辑主任、《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作品》杂志主编、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全国文联委员、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顾问等职务[2]。 他于1938年开始在广州报刊上发表作品,1941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7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第一本杂文集《秦牧杂文》[3]。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区纵队[4][5]。1963年,秦牧加入中国共产党,创作了大量作品。1977年10月,秦牧被借调到北京国家出版局,参加新版《鲁迅全集》注释审订工作,是定稿负责人之一。1992年10月14日,秦牧逝世,享年73岁[2]。秦牧的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等等。他把个人文学创作与中国社会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代表著作有《土地》《长河浪花集》等[2]。 秦牧独创了“杂文—小品”的散文文体。一般来说,偏重“言志”的散文,绝大多数采用小品文的体式,即叙事性、抒情性的散文体式。而秦牧多数采用的是杂文与杂感的文体形式,来进行他的“言志”书写[6]。秦牧散文特点之一,是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新生活,鞭挞丑恶现象是贯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条主线,在阐述观点,讲明道理时,绝不枯燥[7]。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