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1]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科学技术及产业的发展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业能力,具备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及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厚的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从事各类电路与系统、数字化信息系统、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制造及应用、管理与开发的卓越应用型工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集成电路企业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以及相关领域的管理工作,也能从事芯片制造企业中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3] 专业发展
教育部于2003年开始批准设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目录外本科专业,2012年,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正式出现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以适应国内对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人才的迫切需求。截止2014年全国已有28所高校设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专业。国务院于2011年1月28日颁发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新18号)”文件,要求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集成电路设计相关专业建设,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加强专业师资队伍、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实用型人才。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进一步指出着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加大人才培养力度。[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