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科李属植物
桃(学名Prunus persica),又名桃子、粘核桃、离核桃、陶古日等,是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乔木植物[1]。原产于中国,后引种栽培于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区的多个国家;在中国各省区均有栽培[1][2],已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1][4]。桃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沙壤土中[5]
桃为落叶乔木[5],植株高约3-8米,树皮呈暗红褐色;小枝细长,无毛,有光泽,绿色,向阳处转变成红色,具有大量小皮孔,冬芽被柔毛。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具锯齿。花单生,先叶开放;花梗极短或几无梗;萼筒钟形,被柔毛,稀几无毛,萼片卵形或长圆形,被柔毛;花瓣长圆状椭圆形或宽倒卵形,粉红色,稀白色;花药绯红色。果实为核果卵圆形,成熟时向阳面具红晕;果肉多色,多汁有香味,甜或酸甜;核大,离核或粘核,椭圆形或近圆形;种仁味苦,稀味甜。花期3-4月,果期8-9月[1]
桃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含有蛋白质、钙、铁、胡萝卜素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以鲜食,还可以加工成罐藏糖水桃、桃脯、桃干以及桃酒食用[5][6]。此外,桃可生发、乌发、生肌愈创、干黄水等,能治疗各种创伤和黄水病[7]。桃品种资源丰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前景广阔。“桃红柳绿”的配植手法是中国园林主要的春季景观。[8]

起源演化

桃(Prunus persica)最早起源于中国西部地区[4],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最早的桃树化石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5]。最初,桃只存在于自然界的野生形态,这些野生种群分布广泛,从中国一直延伸到中亚和西亚地区。这些野生桃果实相对较小,外皮较厚,味道相对酸涩。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类对植物的驯化,人们开始选择和培育具有更大果实、更甜美味道的桃树。这种驯化过程在约4000年前的中国开始,并逐渐推广到其他地区[9]。经过长期的选育和人工交配,桃的品种多样性不断增加,并演化出了蟠桃Prunus persica 'Compressa') 、寿星桃Prunus persica 'Densa') 、 碧桃Prunus persica 'Duplex')等多个变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育种方法被应用于桃树的改良,通过选择性育种和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更抗病虫害、产量更高、品质更佳的新品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