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大桥(Nanjing Yangtze River Bridge)位于南京市下关与浦口之间,是继武汉长江大桥、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的大桥,也是三座大桥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同时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4][1][6]。1960年大桥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10]1985年,南京长江大桥荣获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并与“两弹一星”一起被列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要成就项目[11];2014年7月,南京长江大桥入选不可移动文物。[12]2016年9月,南京长江大桥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13]2018年1月,列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14]。大桥于1960年01月开工建设,1968年12月29日建成,历时8年,耗资约2.87亿人民币,耗用38.41万立方米混凝土、6.65万吨钢材[5][6]。 南京长江大桥包括正桥钢桁梁(公铁共用,公路在上、铁路在下)、引桥T梁桥、引桥双曲拱桥、分岔落地回龙桥四个部分,大桥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江公路;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桥,宽14米  、全长6772米,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是中国东部地区交通的关键节点,是沟通南京江北新区与江南主城的要道之一,也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15]自1968年全面建成通车至今(2023年)已运营55年,是中国桥梁的里程碑之作,开创了中国自力更生设计建造大型桥梁的新纪元[6][5][16][17][18]。 历史沿革
历史背景
- 1908年,南京至上海的沪宁铁路贯通。1911年,津浦铁路也建成通车。由于长江的阻隔,南来北往的旅客和货物都得在南京换乘船只过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13年,北洋军阀政府请法国桥梁专家到南京进行建桥的勘测设计,未有结果[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