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学与技术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工学类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1][2]
智能科学与技术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方法、传感信息处理等科学与技术,进行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优化、控制、组织等并完成系统集成,主要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管理等。毕业生能在科研、教育、企业和行政管理等部门就职。[2] 专业发展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最早出现在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专业代码为080627S。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调整为计算机类专业,专业代码变更为080907T,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019年获批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学科优势,利用在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领域的研究基础和师资力量,该专业已建成成熟的教学团队、智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和智能感知与计算教学示范中心。该专业自2005年获批以来,已培养了2000余名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型人才,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贡献力量。[3] 培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