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商大学最早可追溯到中南民族大学的二级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弘博学院,学院从中南民族大学独立出来之后,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确认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于2004年再次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工 商学院。2011年4月7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成为首批12所成功转设的院校之一,于2014年4月正式申请将学院名称更名为武汉工商学院。[2]2014年12月23日,武汉工商学院被中宣部办公厅确立为中宣部舆情信息直报点,学校“湖北网络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被湖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确立为湖北省舆情研究基地。[13]2017年6月2日,学校获评2016年度洪山区“文明单位”。[12]2020年11月28日,学校获2020中国六星级民办大学。[14]2022年2月10日,被武汉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武汉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湖北省同类院校中唯一入选的学校。[15]2024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樊明武院士工作站、湖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6] 根据2025年5月武汉工商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占地面积83.5万平方米,校舍面积37.05万平方米,学校共有专任教师有800人,在校生1.7万余人。[1][6]学院设置有12院1部,共有48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3门,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湖北高校硕士研究生联合学位计划项目1个。学校馆藏图书264万余册。[1]
在2025年软科中国民办财经类高校排名中,武汉工商学院排名第3位。[10]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