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管理学或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专业代码为080904K。[2][3]
信息安全专业是计算机、通信、数学、法律、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确保信息安全的科学与技术。[1]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2]
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可在国内外IT企业、大型企事业单位和国家重要政府部门等从事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安全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技术咨询与评估、信息安全规划与管理、信息安全产品研发、信息安全攻防对抗等工作,也可以进一步读研深造,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4][1]

专业发展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信息安全专业正式出现在该目录的《经教育部批准同意设置的目录外专业名单》中,专业代码为071205W。 [5]1999年9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国家强制标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589-1999),将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五级。2001年,我国将ISO/IEC15408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GB/T18336-2001 ,国内信息安全行业发展逐步规范化;此后的2002-2006年间,我国对标国际相继出台GB/T 18238、GB/T15843等一系列信息安全技术国家标准,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原信息安全专业(071205W)和科技防卫专业(071204W)合并为信息安全专业,专业代码变更为080904K,属计算机类专业。 [6]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信息安全专业为工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80904K,属计算机类专业,授予管理学或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