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

历史上蜀汉的一部分
南中一词最先出现于三国时期,是一个较广阔的地理区域,包括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地区(主要是凉山州攀枝花市所属地区)和云南贵州两省及广西部分相邻地区。在历史上指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1][2]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南中七郡形成:牂柯、越嶲、朱提、建宁、永昌、云南、兴古。[3]当时,南中地区占蜀汉国土一半以上,为极重要组成部分。南中领域之内,唐、宋时期先后建有南诏国大理国等。[2]

指义

①泛指南部地区;南方。《魏书·李寿传》:“封建宁王,以南中十二郡为建宁国。”
②古地区名。相当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三国蜀汉以巴、蜀为根据地,其地在巴、蜀之南,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