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北鲵

小鲵科北鲵属两栖动物
1
4
新疆北[]学名Ranodon sibiricus),别名娃娃鱼、水四脚蛇,是小鲵科北鲵属两栖动物[1][2]其成体全长15-18厘米,[2]大者可达25厘米,[3]头扁平,上下眼睑相称;唇褶明显;[3][4]有颈褶。[2]躯干呈圆柱状;[2]有4个指和5个趾;背鳍褶不发达,无腹鳍褶。尾部向下方略呈弯曲状,[3]有细小疣粒。[4]其皮肤光滑,体背面黄褐色、灰绿色或者深橄榄色,体背面有痣粒,腹面颜色浅于背面颜色。[2][4]幼鲵通常第三年完成变态,第五年达性成熟[5]寿命为15-20年。[6]
新疆北鲵分布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套山脉以及中国新疆的温泉、伊宁霍城塔城[2]其是高山水栖种类,[4]生活于海拔1800-3200米的温带山地草原地带,[2]多栖息于涌泉形成的小溪或者沼泽内,[2]也有少部分成年个体被急流冲入大沟和江河中。[4]
2004年,新疆北鲵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濒危(EN),[6]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

演化与发现

1866年,新疆北鲵首次被俄国学者凯斯勒(Kessler)发现于中亚地区,[8][9]但在这之后的100多年里没人见过该物种,直到1989年7月在中国新疆温泉县偶然被一位牧民敬永雄在捷麦克夏草场放牧时再次发现。它无意中从小溪捉到该物种,下山时捉了许多带回县城,经鉴定后确认是新疆北鲵,结束了中国无标本收藏的历史。[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