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

人类因感染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传染病
鼠疫(plague)是一种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1],曾被称为“黑死病”[1],属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国境检疫传染病[6],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甲类传染病之一[7]。鼠疫耶尔森菌属于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由细菌学家亚历山大·耶尔森于1894年分离出来[8]
这种细菌主要流行于鼠类、旱[]及其他啮齿动物中,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1]。鼠蚤叮咬是主要传播途径,构成“啮齿动物-鼠蚤-人”的传播方式,也可通过鼠疫患者间传播[1]。鼠疫临床上可分为腺型、肺型、败血型、轻型以及其他类型等,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1]。可通过临床常规检查、涂片检查、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查(例如,检测人或动物血清中的鼠疫F1抗体滴度,也可以利用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查鼠疫F1抗原)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例如,利用DNA探针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鼠疫特异性基因)进行诊断[1]。诊断不同类型鼠疫时,需要与急性淋巴结炎丝虫病、大叶性肺炎、炭疽等疾病相鉴别[1]
鼠疫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人类疾病,腺鼠疫病死率为30%~60%[9]。鼠疫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抗菌治疗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凡对可疑的鼠疫病例,不论何种临床类型,早期应用抗生素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3]。腺鼠疫常用链霉素磺胺类药物治疗;肺鼠疫和败血症鼠疫常用链霉素或阿米卡星四环素治疗[3]。由于抗生素的及时应用,鼠疫的病死率已降至10%左右[1]。可通过管理传染源(应灭鼠、灭蚤,监控鼠间鼠疫;加强疫情报告;严格隔离患者)、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国际检疫与交通检疫,对可疑旅客应隔离检疫)、保护易感人群(加强个人防护、预防性用药、预防接种)三方面对鼠疫进行预防[1]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3次鼠疫大流行,造成的死亡总人数接近1.7亿人[10]。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查士丁尼大鼠疫于6世纪中叶开始至8世纪消失,死亡人数约1亿人;第二次鼠疫大流行从14世纪中叶开始,造成约5000万人死亡[10][11];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第三次大流行始于1772年,发生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仅在中国就有260万人感染,220万人死亡[12]。直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鼠疫流行才有所控制,呈散发流行状态。20世纪70-80年代,全世界每年报告鼠疫病例约1000例左右。20世纪90年以来,鼠疫疫情有上升趋势。如1989年至2003年,全球25个国家报告鼠疫病例38310例,其中2845例死亡。2010-2015年全球共报告3248例鼠疫,其中584例死亡[10]。 

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