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斑瘰螈

蝾螈科瘰螈属动物
尾斑[luǒ]螈(学名Paramesotriton caudopunctatus),蝾螈科瘰螈属动物。尾斑瘰螈雄性全长12.2-14.6cm,雌性全长13.1-15.4cm[2],全身满布小痣粒[4],头部略扁平,前窄后宽。体、尾橄横绿色,体背面有3条橘黄色或黄褐色纵带纹,到尾部就逐渐消失。尾下部色浅,有黑色斑点。[2]体腹面橘红色或橘黄色,腹部有零星分散的黑斑或黑纹,斑纹变异大。[5]
尾斑瘰螈为中国特有,分布于中国中部的重庆东南部(酉阳)、湖南西南部(西南部的江永)、贵州东部(雷山江口县梵净山)和广西东部的富川等地。[3][4]尾斑瘰螈主要栖息活动在海拔为1000-1800m的山间溪流的小水潭和湾塘中。[6]
2000年,尾斑瘰螈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级为近危(NT)。[3]2021年,尾斑瘰螈被列入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

形态特征

尾斑瘰螈雄性全长12.2-14.6cm,雌性全长13.1-15.4cm[2],全身满布小痣粒[4],头部略扁平,前窄后宽,吻长明显大于眼径,吻端平截,鼻孔位于吻两侧端[2],眼中等大小,口角位于眼后下方,上唇褶明显。上、下颌有细齿,犁骨齿列呈“∧”形,舌小为长圆形,两侧游离,前后端粘连于口腔底部。[8]躯干浑圆,四肢适中,前肢比后肢略细长[8],指、趾宽扁,两侧均有缘膜。[4]尾斑瘰螈的躯干为圆柱状,尾基部粗状,然后逐渐侧扁,尾末端钝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