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宪(公元1512年11月4日-公元1565年11月25日),号梅林,字汝钦,一字汝贞,南直隶徽州府绩溪县(今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人[4],是明代嘉靖年间著名的抗倭将领。胡宗宪自幼接受良好教育,文武兼习,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进士。[5]
胡宗宪为官时初任知县,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时值倭寇大肆攻掠沿海州县,遂擢为右佥都御史,后升任兵部右侍郎代杨宜任总督,并亲自领导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抗倭斗争,最终平息了倭寇之患。后胡宗宪因侵吞军饷、结交严嵩等罪名被逮下狱,死于狱中。在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平冤昭雪[6],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胡宗宪被追封谥号为襄懋[mào]。[7]
胡宗宪为御寇斗争做出巨大贡献,推荐戚继光任参将,并允其招募新军,使戚家军成为浙江御倭的主力。又以剿抚兼行及反间计,先后诱捕通倭海盗首领汪直、徐海、陈东等。但因其与严嵩奸党勾结、诬陷大臣、贪污财物等,是一个功过相抵、毁誉参半的争议性人物。张鼐评价他:“东南数百年免倭患,皆其再造力也,抑公可谓社稷臣矣!”[8]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