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

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性疾病
膀胱炎(cystitis)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主要由特异性(如结核菌)和非特异性细菌感染引起,还有其他特殊类型的膀胱炎(如间质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化学性膀胱炎、放射性膀胱炎等)。一般而言的膀胱炎多指非特异性膀胱炎,常由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所致。临床上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膀胱炎得不到彻底治疗可迁延成慢性,慢性膀胱炎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局部病变因素加重时,又可急性发作[1]
急性膀胱炎可表现出多种局部症状,通常包括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和耻骨上区疼痛等,也可出现血尿或尿中带有臭味,慢性膀胱炎表现为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膀胱刺激征及耻骨上膀胱区不适,膀胱镜表现为膀胱黏膜苍白、变薄或肥厚,有时呈颗粒或小囊状,偶见溃疡[1]
大多数单纯性膀胱炎发生于女性,并且超过半数的女性在其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尿路感染[1]
膀胱炎可通过耻骨上区压痛、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以及尿液分析尿液培养检查等作出诊断[2]。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可通过多饮水,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来减少尿路的刺激,并且服用抗菌药物[2]

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