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麟囊

1937年翁偶虹与程砚秋创作的程派京剧
1
4
《锁麟囊》是翁偶虹根据《剧说》中一则引自《只麈谭》的故事创作剧本,程砚秋设计唱腔、排演的京剧剧目。[1][4][5]
该剧讲述的是富家小姐薛湘灵,出嫁之日在春秋亭避雨时偶遇贫女赵守贞。薛小姐出阁时除嫁妆外母亲予其一个装有珠宝的锁麟囊,因怜悯赵小姐处境以囊相赠。后薛湘灵归宁遭遇登州大水,与家人走散之际流落至卢员外家当佣人。机缘巧合下,她再次见到了当年的那枚锁麟囊,由此发现卢家主母正是当年的贫寒女子赵守贞。两人相认后结为金兰,赵守贞帮助湘灵一家团聚[6]。全剧一共十五场,1940年4月29日于上海黄金戏院首演。
《锁麟囊》是翁偶虹程砚秋京剧共同探索创新的结果,其唱词多为长短句,唱腔简单易学又不失美感[7][8]。该剧不仅是程派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京剧艺术的瑰宝[6]。剧目首演至今,历久弥新,不仅由程派后人传承演绎了多个版本,更衍生出了秦腔等其他类型的文艺作品[9][10][11]

创作背景

民国时期,维新风气渐浓,京剧在以梅兰芳等为代表的京剧艺人手中趋于雅化。一批为了实现政治抱负的文人,另辟蹊径,开始与一些名角、演员来往,为他们编写新戏,改创旧戏。他们一方面延续了京剧的雅化传统,另一方面也逐渐改善剧本戏剧性较弱的情况。实现了京剧从“诗”到“词”的形式演进、从“悲”到“喜”的风格确立、从“雅”到“俗”的审美嬗变。在此期间,翁偶虹结识了程砚秋,开始为程砚秋写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