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

明朝经学家
舒芬(1484年—1527年),字国裳,号梓溪,南昌进贤(今江西进贤县)人,明正德丁丑科状元,明代学者,经学家。[1][2][3]
舒芬幼年有才名,十二岁作《驯雁赋》[1][2]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举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1][4]明正德年间,舒芬多次向武宗朱厚照直言进谏,遭到贬斥。[1][2]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武宗计划南巡,宁王朱宸[háo]与武宗宠臣勾结图谋不轨,舒芬与其他官员接连上奏,制止武宗南巡。[1][4]武武宗大怒,杖责舒芬,并贬其为福建市舶提举副使。[1][4]世宗即位后,在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召回舒芬,官复原职,后升为儒林郎。[1][2]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因大礼议事件,舒芬与杨慎等人哭谏世宗,被世宗下狱廷杖[1][4]同年舒芬因母丧归家,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病逝家中,终年四十四岁,万历年间追谥文节。[1][2][5]
舒芬与夏良胜万潮陈九川被称“江西四君子”。[6]世人称他为“忠孝状元”[5]舒芬尊崇易学周礼,兼通天文律历,有《舒文节公全集》等著作传世。[7]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