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宴

国家元首或政府举行的正式宴会
国宴(英文名:state banquet)是国家元首或政府为招待国宾、贵宾,或在重要节日为招待各界人士而举行的正式宴会。通常在宴会厅内悬挂国旗,安排乐队演奏席间乐,有时还奏唱国歌。席间视情致辞或祝酒。如中国开国第一宴和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庆招待会,都是国宴的典型代表。国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是宴请活动中规格最高的招待形式,具有礼节性强,形式上讲究,标准规格高,程序规则严,政治影响大的特点。[2][4][3]
据《周礼》《礼记》等史料记载,早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就已见国宴的雏形,往后的各个朝代也均有国宴的身影,如唐代的“闻喜宴”“鹿鸣宴”是朝廷为新科进士举行的国宴;元代的“诈马宴(质孙宴)”通常举行三天以上;[5]清代,朝廷宴会是国家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4]20世纪50年代,中国接待的主要是亚、非、拉等第三世界阵营的国宾。这些宴会主要在北京饭店、中南海怀仁堂、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等地举办。[6]后来周恩来定下规矩,以后的国宴标准为“四菜一汤”。此后半个世纪,国宴基本维持这一标准。[7]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国宴的标准已经开始尝试“三菜一汤”或“两菜一汤”。[7]
国宴的主要流程包括宴会前的组织准备工作、宴会的摆台、宴会中的服务工作等。[8]国宴礼仪的设计主要由接待程序、宴席席位安排等构成。国宴氛围设计主要包含国宴环境的选择和装饰美化等多方面的内容。[5]国宴肴馔的策划,是国宴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需要满足宾客生理需求外,在设计时应具有展示民族优秀饮食文化、方便食用、尊重贵宾的民俗饮食习惯等特点。[5]

发展历史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