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漠北之战-抖音百科
漠北之战,是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朝在漠北地区同匈奴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役,[1]是汉武帝向匈奴战略进攻的顶点,也是匈奴伊稚斜单于与西汉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大决战。[2] 漠南、河西之战后,匈奴伊稚邪单于率部远徙漠北,企图诱汉军越过大漠,以逸待劳,歼灭汉军。汉武帝决定利用匈奴对汉军的错误认知,集中全国的精锐兵力,深入漠北歼灭匈奴主力。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分兵两路深入漠北。卫青部在定襄出发深入大漠一千余里后,与单于主力遭遇,大胜,并趁胜攻入至寘颜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南面)的赵信城,焚其积粟后班师返回。霍去病部则是轻装深入大漠两千余里,大败匈奴左贤王部,追至狼居胥山(约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至阿巴嘎旗一带,一说在今蒙古乌兰巴托以东),在此地筑坛祭天以告功成,史称“封狼居胥”。漠北之战以汉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在这次战役中,汉军给予了匈奴沉重的打击,共歼灭匈奴军9万余人。西汉亦损失兵力万人,战马损失十余万匹。[3] 漠北之战的胜利是汉朝对匈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此战后汉朝北部匈奴边患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匈奴再无力对汉朝北部边境发起大规模入侵。[4]由于损失了大量有生力量和物资财产,匈奴势力开始大范围的退缩,匈奴单于逃离漠北,从此大漠以南再也没有匈奴王廷。[3]汉武帝在漠南地区展开了大规模边疆军屯,推广农业经济,使得漠南草原成为汉朝直接控制之地。[5] 事件背景
汉朝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