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Yicheng City)[12]是中国湖北省襄阳市代管的县级市。[3]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1]截至2025年8月,宜城市版图面积2115平方千米,辖11个镇(街道)、234个村(社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省级化工园区,常住人 口46.91万人,户籍人口55.22万人。[5]市政府驻地鄢[yān]城街道。[3] 宜城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2]汉水将全境自然分割为东西两大部分,以汉水为界,东部西部呈平原、丘陵、山地势,中部河谷平原,北高南低,向南敞开。[13]境内河流,以汉水为主干。汉水以东主要有莺河、落花河、牌坊河、响水沟、南洲河、麻雀河、连江河、黑石沟等支流,汉水以西主要有蛮河、木 渠沟、碑河等。[14] 宜城是楚国故都,楚国800年其中在宜城建都185年(公元前689年—前504年);宜城是“千年古县”,建制于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1994年6月10,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城县,设立宜城市(县级)。宜城是辞赋文学鼻祖宋玉的家乡,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的殉国地。宜城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有楚皇城遗址和郭家岗遗址2个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5]博物馆馆藏文物达1万多件,宜城市有宜城市博物馆、宜城市张自忠将军纪念馆等两家AAA景区,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级文明城市,连续8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5次入榜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5][10][16] 宜城市地处“襄十随神”和“宜荆荆恩”两翼城市群的中间节点位置,一条汉江、两条铁路、三条高速穿境而过。[5]农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是宜城市的四大主导产业。[17]2024年,宜城市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525.8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1.21万元。[6]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