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

光柄菇科小包脚菇属植物
草菇(学名Volvariella volvacea (Bull.) Singer),别名南华菇、贡菇、凉伞菌等,为光柄菇科Pluteaceae)小包脚菇属(Volvariella)植物[1]。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中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2],在中国分布于广西云南湖南福建等地。草菇属好气性真菌,常生于稻草等草堆上[3]
草菇菌盖呈近钟形,具辐射状条纹。菌肉中部稍厚,菌褶不等长,菌柄近圆柱形,菌托苞状。孢子椭圆形。褶缘近尾尖或顶端突尖,囊状体棍棒状。[4][3]
草菇是一种食用菌,子实体肉质肥嫩、味美脆滑,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2][5]。草菇的子实体可入药,其味甘,性寒,具有补益气血、降压、清热解暑的功效[3]

栽培历史

草菇原本是生长在中国南方腐烂禾草上的一种野生食用菌,起源于中国广东韶关南华寺,其人工栽培记载始于1822年《广东通志》,是由南华寺僧人首先采摘食用的,随后在民间推广种植,已有近200年的种植历史。草菇的另一个栽培发源地是中国湖南省浏阳县,该地以往盛产兰麻,草菇生长在沤烂之麻秆或麻皮上,故名“浏阳麻菇”,为当地著名特产(《浏阳县志·物产》)。[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