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1
4
钱文忠,1966年6月6日出生于上海,籍贯江苏无锡,语言学家,梵文、巴利文研究专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复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纂委员会委员。[3]
钱文忠出身于无锡望族钱氏家族,1984年,他以当年上海高考外语类第二名564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和金克木。[4][5]20世纪80年代中期,钱文忠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历史文化学系,师从印度学家A.Wezler教授、佛教学家L.Schmithausen教授、伊朗学家R.E.Emmerick教授,主修印度学,辅修藏学和伊朗学,并获得博士候选人资格。回到北大,他继续跟随季羡林学习,并提前两年硕士毕业。之后他突遇变故,离开北京大学回到上海。1996年,他开始在复旦大学历史系任教。[6][2][7]他的第一本论文集《瓦釜集》,被1999年7月的《香港书评》称为中国学术界的希望。[8][9]2000年4月,燕山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译作《唐代密宗》,受到许多中国学者的喜爱。[10]2007年,他出版学术思想论集《季门立雪》,对季羡林一生的学术研究作分析与评价,填补了这项空白。[11]
2007年,他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以《玄奘西游记》为题进行讲述,还原真实的玄奘,播出后收视率很高。[12][13]之后,他相继以《钱文忠解读三字经》《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为题进行讲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14]2010年,他出版了学术随笔集《末那皈依》,[15]汤一介先生评价为一部很重要、很有特色的心灵史、精神史、学术史。[8]2020年,他作为魏晋文化史学家,与其他8位史学家一起,共同编篆了《五万年中国简史》一书。[16]
他作为季羡林的得意弟子,对传统文化与佛教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在传统文明方面有较高造就。而他对传统文化的普及,使得他受到更多人的喜爱,被人们称为《百家讲坛》最受欢迎的主讲人之一。[17][18]

人物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