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公元1060年—公元1128年),字汝霖,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市)人,宋朝政治家、军事家。[1]
宗泽自幼便喜欢读书,曾前往四方访求名师。北宋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宗泽考中进士,先后在大名府馆陶县、衢[qú]州龙游、莱州胶水、晋州赵城等地任职,在任期间,宗泽勤于政事,为当地百姓减轻负担。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宗泽临危受命,出任磁州知州,到任后,他修缮城墙、疏浚水池、整治兵器、招募义军,击退了来犯的金兵。之后,宗泽又率兵前往开封,于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出任开封知府、东京留守,招募王善、杨进等义军协助防守,多次击退金军。宗泽担任开封知府期间,多次上书宋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其意见却不被采纳。最终,宗泽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临终时高呼“渡河”而亡。之后,南宋朝廷将其追赠为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号忠简。[1] 后世学者多对宗泽进行了赞扬,认为宗泽的忠义精神激励了百姓和周边将领共同抗金,而宗泽在任地方官员期间,其威名和政绩也十分卓著,促进了当地的稳定与和平。同时,学者也多对宗泽壮志未酬表示了叹惋。[1][3]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