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219年),又名关羽北伐,荆州[a]争夺战。是东汉末年发生在荆州的一次大规模会战,交战三方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集团。[1]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北上包围曹魏的襄阳与樊城。曹操派于禁与庞德领七军救援曹仁,却因汉水暴涨被关羽全歼,由此关羽威震华夏。但因刘备未归还孙权荆州,关羽遭到吕蒙偷袭,丢失后方致使大败,自己也败走麦城(湖北当阳),被孙权斩杀。[2] 此战,打破了自赤壁之战以来孙刘联合抗曹的政治局面,孙权占据了整个长江防线,也引来了刘备的复仇大军。襄樊之战的结束也正式确立了魏蜀吴三国的统治区域。[1] 战争背景
赤壁之战后,曹孙刘三家瓜分了荆州,曹操占据了荆州北部,孙权也取得了江夏郡(今湖北武汉)与南郡,刘备则是占领了南部四郡[b] ,并且借得了孙权的南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