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宫寺释迦塔,简称释迦塔,因其纯木楼阁式的构造以及其地理位置,故而又俗称应县木塔。一般认为其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由辽兴宗在其出身应州的皇后萧氏倡导下同意修建,尔后由田和尚奉敕募建。[3]后于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4] 释迦塔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纯木结构楼阁式古塔,从外观上来看其为五层六檐,实际上塔分九层,五个明层,四个暗层。2011年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实测塔高67.31米,矗立于一个四米的台阶之上,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5]总重量(不包括两层塔基)7400多吨,木料用量多达上万立方米。[6][7]内有彩色塑像34尊,其中各层佛像12尊、菩萨12尊、力士8尊、菩萨奴2尊,现存壁画约304.65平方米。[8]发掘并修复的辽代文物共160件,包括佛经刻经、佛教七珍等文物,其中两枚佛牙舍利是为重要文物。[9] 1961年3月4日,佛宫寺释迦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974年,在整修塔内塑像发现了一批辽代刻经、写经和木板套色绢质佛像画等珍贵文物。[10]释迦塔不仅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塔,[4]还在2016年9月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11]它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的比萨斜塔、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并 称“世界三大奇塔”。[4] 释迦塔在经受了近千年的雷火、风雨、地震、兵隳[huī]等各类天灾人祸,其中以民国时期受到的损坏为最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释迦塔的相关保护修缮工作一直处于进行状态,但修缮的难点重重,目前塔身存在倾斜现象,最佳方案仍在研究之中。[1]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