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

中国近代作曲家
刘天华(1895年2月4日—1932年6月8日),原名刘寿椿,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人,中国近代作曲家、民族器乐改革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由于其在国乐方面的贡献,被誉为“国乐之魂”“二胡音乐的奠基人”。[1][2][4]
刘天华是清末秀才刘宝珊之二子,与文学家刘半农、音乐家刘北茂是兄弟,生性敦厚朴讷。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常州中学停办,正在读初二的刘天华回到故乡江阴,参加了“反满青年团”军乐队,负责吹奏军号。1912年,因家境贫困,刘天华随兄刘半农去上海谋生,进入上海开明剧社。在接下来的2年里,刘天华广泛接触西洋乐器,学习了管弦乐、钢琴和小提琴,开始接触西洋作曲理论。这段经历让他决心选择音乐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并萌发了致力于改进国乐的想法。1914年开明剧社解散,刘天华返乡,在江阴、常州等地中小学校任音乐教师,多方面学习民间音乐。1922年,他被聘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国乐导师。其后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科(后改为女子师范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教授琵琶、二胡。1927年发起成立国乐改进社,编辑出版了《音乐杂志》(共10期)。[1]1932年6月8日,刘天华因身染猩红热,病逝于北京家中,享年37周岁。[9]
刘天华立足于中国民族音乐的土壤,并借鉴西洋音乐的作曲技法,创作出富有代表性的十大二胡名曲《病中吟》《空山鸟语》《月夜》《光明行》《烛影摇红》《独弦操》《悲歌》《良宵》《苦闷之讴》《闲居吟》,以及47首二胡练习曲、15首琵琶练习曲,1首丝竹合奏曲。他对二胡、琵琶的制作提出了改革建议,如提出二胡“固定音高定弦”、琵琶“六相十三品”等;他在二胡演奏中广泛吸取了小提琴中国其他传统乐器的揉弦、颜音跳弓、断弓、蘸弓、泛音等演奏技法,使二胡能够以新的艺术成就和技术装备登上“大雅之堂”,进入高等学府,这是刘天华的一项历史性功绩。[4][1]他用五线谱记录、整理了《梅兰芳歌曲谱》,这是最早根据实际演唱作记录的京剧曲谱。[1]刘天华在创作、演奏、教学、理论研究上的全面实践,为中国民族器乐发展开创了一条有意义的新路,为中国民族器乐在整个专业音乐教育、创作和表演事业中提高了地位,开启了民族器乐历史新篇章。[4]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