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

清朝初期军事家、政治家
[áo](约1610年—1669年),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女真苏完部落首领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八门提督卫齐的第三子。清代初期军事家、清朝三代元勋、权臣,有“满洲第一勇士”称号,一等侯兼一云骑尉,领侍卫内大臣。[1][2][3]
鳌拜出身将门,精通骑射,早年跟随清太宗皇太极征战四方。攻克皮岛[a]、参加松锦之战以及各地起义。鳌拜曾因征皮岛之功被晋封三等梅勒章京[b],并赐号“巴图鲁[c],后因击败吴三桂军等功绩晋封三等昂邦章京。在顺治帝顺治元年(1644年)追剿农民军,顺治三年(1646年)征四川,抵西充,杀张献忠,亲政时授议政大臣顺治五年,坐事,夺世职。后被讦告谋立肃亲王,论死,受诏宥,率兵驻防大同,旋击叛将姜瓖[4]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去世后,接受遗诏成为顾命辅政大臣[d],位极人臣,后期鳌拜操握权柄、结党营私 。康熙五年(1666年),以互易庄地意欲打击正白旗势力。迫使康熙帝诛苏纳海苏克萨哈。次年,康熙帝亲政,加赐鳌拜一等公。[5]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索额图黄锡衮[huáng xī gǔn]、王弘祚[wáng hóng zuò]等人支持下,逮捕鳌拜下狱论罪,囚死于牢中。后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皇帝念其功劳授予他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又在雍正即位过后,恢复鳌拜一等公的爵位,且可世袭封号为超武;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命令停止鳌拜后代世袭公爵位,但仍可以世袭一等男这一爵位。[1]
无论是在早年的征战中,还是屡次平定起义的过程中,以及后来为完成先帝遗愿,而拥立福临上位,鳌拜都是大清的功臣、忠臣。但是,鳌拜晚年却倚权专政,最终导致囚死牢中。[1]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