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物资

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概念
战略物资对国计民生和国防具有重大作用和影响的物质资料。按产品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工业品、农产品和矿产品;按是否加工和加工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原料、材料、半成品和成品。[2]
战略物资主要有两类:一是对国计民生至关重要的物资;二是蕴藏量少、产量低、主要依靠国外供应的稀有紧缺物资。[2]战略物资的品种选择主要取决于国家内部物资禀赋、供求状况、在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领域的重要性、国际物资的可得性等因素。[3]

概念来源

战略物资是指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物资。这一概念源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为了备战,积极储备或控制铝、铬、石油等军事用途的物资。后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进步,战略物资的范围不再仅限于军事领域,而是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战略物资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1]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