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白羽

中国武侠小说作家
宫白羽(1899年9月9日-1966年3月1日),本名宫万选,后改名为宫竹心,出生于河北省青县马厂,原籍山东东阿县[1],中国武侠小说作家。曾担任天津作协委员、天津人民出版社特约编辑[2]
1899年9月9日,宫白羽出生于河北省青县马厂,幼年在马厂成长,后随父调任,先后在东北天津北京等地居住。[1]少年时期,宫白羽已产生“讲学著书”的理想,并在多家刊物上发表文章。[2]1918年,宫白羽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堂,但因父亲病故、家道中落,不得不中途辍学[1],其后做过教员、邮员、税吏等多种职业[2],一度在报馆谋生,并因探访施剑翘女士出狱而一炮打响[3]。1921年,宫白羽结识了鲁迅,受到了诸多帮助,并在文艺观上深受其影响[1][4]。宫白羽在19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开始进行武侠小说创作,他首次以“白羽”为笔名,撰写了武侠小说《十二金钱镖》,发表于天津庸报》,取得了成功,后又接连撰写了多部武侠小说作品。[1]即使如此,宫白羽对武侠小说创作却深以为辱,非经济窘迫不肯写稿[5]。宫白羽37岁在河北霸县教书时,对甲骨文、金文产生了兴趣,此后一直致力于甲、金文研究,但其手稿在文革期间被查抄[6][7]。1966年3月1日,宫白羽去世[7]
宫白羽的作品包括《十二金钱镖》《武林争雄记》《偷拳》《血涤寒光剑》和《联镖记》等[8],被誉为“中国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中国的大仲马[1]。宫白羽与“帮会技击派”郑证因、“奇幻仙侠派”还珠楼主、“悲剧侠情派”王度庐、“奇情推理派”朱贞木齐名,共被誉为“北派武侠小说五大名家”。[8]其武侠小说具有社会性、中西合璧的特点,首创了“武林”一词,开创多种武打综艺新风,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读者群广泛,并对新武侠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6]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