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永磁材料

电子技术通讯中的重要材料
1
4
稀土永磁材料(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s)是一种由钐、钕等稀土金属与钴、铁等过渡金属组成的合金,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压型烧结,并经磁场充磁后制成的磁性材料。主要包括钐钴和钕铁硼两类,具有高剩磁性、高磁能积、高矫顽力、抗退磁性力强、热稳定性、抗腐蚀性和环保性等性能。[2][3]在现代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汽车和航空、声学与传感、能源与环境、磁性存储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稀土永磁材料中的稀土元素具有毒性,会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也会对人体器官造成损伤。[4][5][6][7][8]

发展历史

20世纪60年代,永磁材料中增加了新的成员,即“稀土永磁材料”。美国磁体专家斯特纳特(Strnat)首次提出了使用稀土元素制造高性能永磁材料的概念,并研制出第一代钐钴(SmCo5)永磁体。添加稀土元素大幅度提高了永磁材料的磁性能。[1]日本科学家小岛泰彦(Teruhiko Ojima)等人于70年代开展了研究,用粉末冶金法制作出了性能良好的第二代钐钴(Sm2Co17)永磁体,该磁体具有非常强大的磁性能。[9]到了80年代,日本科学家佐川(Sagawa)和他的团队成功地开发出了第一个商业化的稀土永磁材料,即钕铁硼(NdFeB)磁体。该材料具有极高的磁能积和矫顽力,成为当时性能最好的永磁材料。[10]
美国的科学家格罗特(Groat)也在20世纪80年代成功地合成了钕铁硼永磁材料[11]中国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研制钐钴永磁材料,初期主要用于军工领域。中国拥有丰富的稀土矿资源,也是全球稀土永磁材料的主要生产国。20世纪开始,日、美、欧洲等国家的稀土永磁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但中国迅速发展成为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生产基地。[12]由于稀土永磁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推进,其他各国也开展了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以提高其性能并拓宽应用领域。除了钕铁硼磁体,还涌现出一些新型的稀土永磁材料,如钴基永磁材料和钕铁硼/钴永磁材料。[13]

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