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辖区,位于重庆东南部,是国家定位的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之一和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3]介于东经108°28′~108°56′、北纬29°04′~29°52′之间,[1]境内面积2402平方公里,[1]截至2022年末,该区户籍人口55.49万人。[6]黔江区少数民族主要有土家族、苗族。[14] 黔江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山脉河流走向近似平行,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六岭五槽”地貌,[1]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2]黔江区早在60万年前,后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夏朝属梁州,商周(含春秋战国)为古濮[pú]国、巴国属地,秦属巴郡。东汉献 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涪陵县分4县;不久改黔州为黔中郡,管辖5县;中华民国成立后黔江属川东道;2000年6月,设立重庆市黔江区,行政正厅(局)级。[15]截至2022年10月,辖6个街道、18个镇、6个乡;[4]区人民政府驻城西街道行署街363号。[13] 黔江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结合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武陵山系文化、巴楚文化、红色文化与现代文明,同时兼具工业与农业的文化色彩,[16]融入土家族建筑、雕刻、民俗等多种文化元素。[17]2008年至2021年,共计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205个子项,区级及以上项目166项,国家级非遗单独项目1项。[18]截至2020年,该区拥有4A级景区8个,其中濯水景区为5A级景区,[8]有土家十三寨、[9]武陵仙山、[10]等著名景区。 黔江建成渝东南首个百亿级特色工业园区,2022年经济增速位居渝东南第一、全市第五;[19]2022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81.67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35.8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04.33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141.54亿元,增长1.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7:37.0:50.3;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424元。[6]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