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加·斯诺

美国新闻记者
1
4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年7月19日—1972年2月15日)[1],生于美国密苏里州(State of Missouri),美国新闻记者、作家[2],代表作品有《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为亚洲而战》(The Battle For Asia)《大河彼岸》(The Other Side of River)《漫长的革命》(The Long Revolution)等[3]
1925年,埃德加·斯诺在哥伦比亚大学夜校学习了“广告写作”和“广告心理学”两门课程;当年秋,他进入了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广告班学习。[4]此后从事新闻工作[2]。1928年,斯诺来到中国,在上海任职《密勒氏评论报》(The China Weekly Review)广告经理助理,并担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先后报道了“九·一八”、“一·二八”、“一二·九”等重大事件[3]。1936年,他在宋庆龄的联系与帮助之下,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进入陕北苏区,通过四个月的实地考察写出《红星照耀中国[5][6][7]。1937年,斯诺多次冒风险,营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地下工作者和革命学生[2],并在上海与路易·艾黎(Rewi Alley)[a]组织发起“工业合作运动”,为抗战胜利提供物资援助[3]。1941年,斯诺因报道皖南事变真相被国民党政府取消记者采访权,被迫回国[9]。此后数年,斯诺奔波在世界各处进行报道,亲身经历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甘地葬礼、朝鲜分裂等历史事件[1]新中国成立后,斯诺曾三次访华,并为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访华破冰,铺垫道路[10]。1972年2月15日,斯诺病逝于瑞士日内瓦(Genève),后人遵照其遗愿,将其部分骨灰葬于北京大学未名湖畔。在他的墓上写着:“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11]
在来华的十三年间,埃德加·斯诺不仅仅是世界了解中国近代变迁的一个重要窗口,更是第一个走到“红色中国”采访,将中国的新希望展示给全世界的西方新闻记者[2],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声援中国抗日、与中国共产党人接触的新浪潮[7]。2009年9月10日,斯诺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12]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