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佛教也叫做“小乘教”,"小乘教法",略称“小乘”(Hinayana,音读“衍那”),是对声闻乘和缘觉乘的统称。
里面的“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像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
小乘法门,是以自我解脱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 :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自凡夫至辟支佛,论时间,速者四生,迟者一百劫。 要注意的是:小乘佛教并非指古印度所有的部派佛教,古印度各个部派佛教记载中,很多都有大乘思想和教法。上座部中也有很多大乘教法的部派,称为大乘上座部。大众部中更传承了很多大乘教法。
另外,现代人已较少谈到大乘小乘这个分类法。而根据南传佛教的定义,南传佛教统一称为上座部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