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芝初以贩盐为生,乾符元年(874年)关东受灾情况严重,百姓生存艰难,相聚为盗。乾符二年(875年),王仙芝率众于濮州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起义,一说于长垣(今属河 南省)起义,[2]得到黄巢响应,随后攻克今河南、山东等地,一路上都获得百姓支持,队伍随之壮大。乾符三年(875年)十二月,王仙芝转战湖北,僖宗试图招降他,授他“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因黄巢等人不同意才作罢。乾符四年(877年)王仙芝撰写降表,僖宗却将已经投降的 部众杀害,王仙芝怒而进攻江陵,在江陵掳掠。乾符五年(878年)二月,王仙芝在黄梅(今湖北黄梅)被曾元裕斩杀。[1][3][4][5][6] 王仙芝贩盐出身,率众起义,连克多地。中途曾试图投降唐王朝,最终兵败被杀。但他自号天补平均大将军[7],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中第一次提到“平均”二字[8],激励了后世农民的反抗斗争。[1][3][4][5][6]
人物生平
率众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