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念刘和珍君-抖音百科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于1926年4月1日创作的抒情性散文。发表于1926年4月12日《语丝》周刊第74期,后收入《华盖集续编》,由北京北新书局于1927年5月出版。[1][2][3] 1926年3月18日,由于不满北洋政府对日本等八国的外交举措,北京各学校和团体约5000余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大会结束后,李大钊率领游行队伍到段祺瑞执政府前广场请愿,遭到当局武力压制,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等人牺牲,是为三一八惨案。[4][5][6]惨案发生后,鲁迅连写檄文抨击当局,并于3月25日参加刘和珍、杨德群二人的追悼会,后在4月1日创作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7][8]文章首先讲述写作的缘起,进而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害经过,抒发作者心中的惊愕和义愤,最后探讨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深远意义。全文运用了比喻、讽刺、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长短句结合,警句迭出,哀悼了“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了“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表达了对反动当局的猛烈批判和对牺牲学生的钦敬和悼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对群众请愿活动的理性思考。[9][10][11][12] 本文启发了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等文章的创作,是鲁迅抒情性散文的代表作。[13]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被收入多种语文教材。[14]目前,《记念刘和珍君》为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6课课文。[15] 创作背景
三一八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