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邑考(生卒年不详),姓姬,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兄长,母为太姒。太姒与周文王生有十子,依次是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 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郕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伯邑考生性敦厚仁爱,是一名孝子。文王治理周国,深得民心。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后,纣王怕他联合各地诸候造反,就把他的儿子伯邑考作为人质,留在京城替纣王驾车。[1][2][3] 晋朝皇甫谧著有《帝王世纪》中称,周文王被囚于羑里后,纣王听信谗言,进一步迫害文王,便下毒手把为他御车的伯邑考丢进锅里活活烹死。然后叫使臣费孟把烹死伯邑考的羹端送给文王喝。文王心里明白,如若不喝必死纣王手中。为了将来推翻殷纣,于是强饮而食之。[4][1][3][5]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伯邑考,是在周文王十三岁时,为有莘氏女太姒所生。[a][6]生性敦厚仁爱,是一名孝子,自幼深受母亲太姒的教诲,没有做过违背常理、荒唐离谱之事。[7][8]因文王治理周国深得民心。纣王忌讳文王才能和西周势力强大,怕他联合各地诸候造反,便将他拘禁在羑里(今河南汤阴县)。[9][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