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

三国时期蜀汉军事家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魏国将领姜冏之子,三国后期蜀汉著名的军事将领。[2][1]
东汉建安七年(202年),姜维出生于凉州天水郡冀县( 今甘肃省甘谷县六峰镇)。年少丧父,跟随母亲生活,自幼喜好孙武郑玄的学问,早年在魏国天水郡太守马遵麾下担任中郎将。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开始北伐,马遵怀疑姜维与蜀国勾结。马遵逃往上邽,但不允许姜维进入城内。姜维无奈返回冀县,但同样无法进入城内,最终投降蜀军。诸葛亮高度评价姜维的才能,任命他为仓曹掾、奉义将军、当阳亭侯。之后,姜维参与诸葛亮的北伐,被任命为中监军征西将军。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后,姜维返回成都,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军队,并被封为平襄侯。蜀汉延熙六年(公元243年),晋升为镇西大将军,同时兼任凉州刺史,后晋升为卫将军录尚书事。蜀汉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原本反对姜维北伐费祎被投降的魏将郭循所杀,姜维于是开始北伐,由于蜀军一直不能取胜,姜维也开始受到朝中宦官黄皓等人的不满。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魏国邓艾钟会侵攻蜀国,姜维在剑阁阻挡钟会,但邓艾从阴平道进攻,击败诸葛瞻绵竹的军队。刘禅得知消息后投降,姜维也接受了刘禅的命令投降。魏咸熙元年(公元264年),姜维意识到钟会怀有叛意,试图谋求蜀国复兴,但最终事情败露而与钟会一同被魏军诛杀。[2][1]
姜维在军事上和文学上都有成就,有作品《蒲元别传》传世,西晋史学家陈寿评价:“姜维稍微有些文武才能,志在建立功名,但率领众将穷兵[]武,没有周密地决断,才最终导致身亡。”[1]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