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

中国著名抗日将领
1
4
薛岳(1896年12月1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岳,字伯陵,乳名孝松,绰号“老虎仔”,[7]广东韶关乐昌客家人,汉族[1][2][3]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军著名将领,抗日名将,军事家。[8]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12月17日,薛岳出生于广东省乐昌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07年薛岳考入黄埔陆军小学[2]两年后加入中华革命党,赴广州湾,后因掩护展开联络广东南路各革命武装的工作计划败露被捕,两年后被革命党人营救出狱,后又被广东都督龙济光设计入狱一年。[9][1]出狱后,薛岳考入保定陆军学校第六期。毕业后,薛岳到广东,并任孙中山大总统警卫团第一营营长。[10]1918年,薛岳参加孙中山新建立的援闽粤军,任司令部上尉参谋,协助光复广州。两年后,薛岳协助孙中山讨伐陈炯明叛军。[1]1925年,薛岳随广州革命军参与两次东征,后任第2师第1团团长。[11]1926年与1928年,随国民革命军参与两次北伐[11][12][13]随后,进行反蒋运动,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14]随后于1933年开始“围剿”红军,两年后,西南战事结束,薛岳晋升为陆军中将[15]1937年5月,薛岳就任滇黔“绥靖公署”副主任兼贵州省主席。[15]抗日战争时期,薛岳参与淞沪会战兰封会战等战役,并指挥长沙会战[4][5][16]抗战结束后,薛岳担任国民党徐州“绥署”主任,随后参与内战。淮海战役后,薛岳等广东籍人提出“粤人治粤”的口号,并担任广东省府主席。[17][18][19]1950年,薛岳退居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1965年9月10日,他还晋升一级“上将”。[19][20][21][22]1969年3月,薛岳在国民党十大会议上,当选为“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3]1998年5月3日,薛岳逝世,享年102岁。“台湾当局”按照“一级上将”的规格为他举行了葬礼。[3][23]
1939年,薛岳主政湖南期间,推行湘政建设,对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24][25]1942年薛岳被国民政府授予青天白日勋章[26][27]1945年,薛岳被美国政府授予自由勋章。[21]中国军事家粟裕称他用兵机敏果断,是一员干将。[28]

人生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