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济

中国出版家
张元济(1867年10月25日—1959年8月14日)[3],字筱斋,[1]号菊生,浙江海盐人,[2]近代中国出版家、教育家、文献家,[6][1]曾任前清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参与戊戌变法,担任过上海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士[7]历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长、经理、监理和董事长等职。[1]
张元济出身名门望族、书香世家,[4][1][8]祖上出过南宋理学名臣,[9]藏书家、[10]刻书家,[8]父亲历署广东省会同、陵水二县知县;[8]他先后跟随孙[yuè]、谢榴生、查济忠、进士朱福诜等老师学习;[8]1892年参加科举中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后在总理事务衙门任章京;青年时期,参加戊戌变法,失败后,受到“革职永不叙用”的处分;1898年底在上海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1902年进入商务。[2]后任上海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士等职。[11]商务印书馆董事长时主持校勘出版《四部丛刊》《百纳本二十四史》。[12]解放后为全国政协委员。[11]1953年4月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11][7]1959年逝世,享年93岁。[4][5]
张元济兴办各种教育,主持编撰、出版各种教材、工具书,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13][14]将商务印书馆建设成为中国历史上,乃至在世界上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文化出版机构;[13]建设图书馆,校勘、鉴定中国古籍,在图书出版、古籍研究、版本目录学、校勘学等领域作出贡献。[15]他著有《中华民族的人格》《校史随笔》《涵芬楼烬余书录》《涉园序跋集录》《张元济日记》《张元济书札》等。[5]

生平

出身书香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