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盘江

西江上游左岸支流
1
4
盘江,古称[zāng][]江,魏时称盘江;[1]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红水河上游左岸的最大支流,地处贵州西南部与云南东部,[6]经纬范围为北纬24°51'~26°45'、东经103°50'~106°20'之间。[3]河流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乌蒙山马雄山的西北坡,自西北向东南流经云贵高原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全长449千米,流域面积达26557平方千米,总落差1985米,平均比降4.42‰,河口多年平均流量390立方米每秒,[7]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汇入红水河。[4][8]北盘江河系发育、支流密布,主要支流有打邦河、大甲河、乐运河、麻沙河可渡河望谟河、拖长江等。[9][10]
北盘江流域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南褶皱系右江褶皱带的过渡带,主体处于扬子板块西南部,形成过程的新构造运动表现以间歇性抬升为主,强烈期为新第三纪至第四纪初,晚更新世以来,新构造运动趋于和缓、稳定。[11][12]北盘江流域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高差大,上游属高原地貌,中游属中山地貌,下游属低山地貌。[9][5][2][3]北盘江流域气候复杂多变,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11]冬季主要受西风北支急流影响,夏季主要受印度洋孟加拉湾西南暖湿气流影响。[3]北盘江流域野生动植物种类多,有金毛狗桫椤小黑桫椤红椿、红椿、柄翅果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及穿山甲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北盘江流域是以高原喀斯特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山原和峡谷地貌景观为主,以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为辅,上游有龙头山,牛棚梁子万亩花海、万株[gǒng]桐林、营盘大峡谷、北盘江大桥、北盘江铁路桥,乌蒙大地缝。下游有野钟大峡谷、温泉度假中心、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花戛天坑、花戛天门传统古村落,包涵了丰富的地质演化,构造活动,喀斯特发育、发展等的科学信息,并有独具地方特色的动植物资源,以及原生态的少数民族风情。[13][14]

名称起源

北盘江的古称是牂牁江,“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这样记载;[15][16]魏时称盘江;它的上游古称豚水,又作[dùn]水,汉至南朝称豚水。《汉书·地理志》:“夜郎,豚水东至广郁。”《水经·温水注》:“郁水即夜郎豚水也,……东北流径谈[gǎo]县,东径牂柯郡且兰县,谓之牂柯水。”[17]中游称作花江,下游叫白层河,亦名巴淌,系布依语音译,意为江口,以地处那郎河与北盘江汇口,故名。[18][1]元代以来称北盘江,《元史·地理志》曲靖路:“沾益州,在本路之东北,据南盘江、北盘江之间。”《明史·地理志》沾益州:“北有北盘江,其上流即贵州毕节卫之可渡河,流入州境,又东南入贵州安南卫。”[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