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

北洋军阀领袖
1
3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庭(又作慰廷或慰亭),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袁寨人,故又称为袁项城。他曾任大清帝国内阁总理大臣、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是北洋军阀的创始人和领袖。[1][2]
光绪七年(1881年)起,袁世凯投身军营,随后出征朝鲜,并担任通商大臣。甲午战后,他以小站练兵起家,历任山东巡抚直隶总督、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要职,成为北洋军阀首领。民国元年(1912年),袁世凯迫使宣统皇帝逊位,随后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在职期间,因“宋教仁”案和其独裁举措,使得南方革命爆发了二次革命,后被袁世凯镇压。民国三年(1914年)5月,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意欲篡权称帝,并于民国五年(1916年),袁世凯逆民意,意图正式称帝,改国号中华帝国,建元洪宪,成为其政治生涯的一大丑事。在之后北洋及各方势力展开的护国运动下,袁世凯被迫撤销帝制,最终于民国五年(1916年)6月6日病逝。[4][5][6][7][8][9][10]
袁世凯以其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可替代的位置,广受争议。袁世凯早年在练兵方面颇有成就,并著有《新建陆军兵略录存》《训练操法详晰图说》传世;在其执政期间,主张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校、规范报业、制定治安警察条例,对中国现代化做出了诸多贡献。[4][5][6][7]曾任袁世凯英文秘书的顾维钧称他坚强、有魄力,天生的领袖人物;[11]同时期的孙中山则将其定性为“独夫民贼”;[12]陈伯达在《窃国大盗袁世凯中将其作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个窃国大盗”进行抨击。[13]现代学者多从清末民初这样一个特定时期客观评价,认为对袁世凯不应以“窃国大盗”来盖棺论定,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是深远的。[14][15]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