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寺

河北正定县的宋代佛寺
1
4
隆兴寺俗称大佛寺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且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隆兴寺位于河北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县城内中山东路北侧,距省会石家庄15 公里。[2][5]
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 年),初名龙藏寺,唐代改称龙兴寺,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康熙赐“敕建隆兴寺”额,“隆兴寺”寺名沿用至今。[3]
隆兴寺与历代封建王朝关系密切。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奉宋太祖赵匡[yìn]旨铸造铜质千手观音佛,并盖大悲阁。此后,该寺大兴土木,形成了以大悲阁为中心的宋代建筑群。[3][4][6]金、元、明、清时期,元仁宗(1285-1320年)、明英宗(1427-1464年)、清康熙(1662-1722年)等帝王均斥巨资或维修、增建;或增其寺产等等,该寺进入鼎盛时期。[3]嘉庆之后,随着清王朝逐渐衰落,隆兴寺也渐趋没落。[3]
隆兴寺占地82500平方米。其布局东区为僧徒起居处,中间为佛事活动场所,西区为帝王行宫,三路并举。[1]其建筑景点南北纵深,中轴线最南端为一字琉璃照壁,向北依次为天王殿摩尼殿大悲阁等十几座殿阁,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气势恢宏,是我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典型实例。[4]
隆兴寺寺存文物众多,荟萃了历代碑、瓷、画等艺术珍品。其中有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被称隆兴寺“六绝”:一是独特造型摩尼殿;二是被誉为“东方美神”的五彩悬塑观音;三是中国最古老且体量最大的宋代转轮藏;四是被推崇为“隋碑第一”“楷书之祖”的龙藏寺碑;五是中国古代最高铜铸大佛;六是堪称中国一绝的铜铸千佛墩。[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