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保卫战

苏德战争中的重要战役
1
2
莫斯科保卫战(俄语:Битва под Москвой,德语:Schlacht um Moskau,英语:Battle of Moscow)又称莫斯科会战、莫斯科战役,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两军围绕苏联首都莫斯科开展的一系列战役,主要发生于1941年9月30日至1942年1月7日,分为防御阶段(1941年9月30日至12月5日)和反攻阶段(1941年12月5日至1942年1月7日)。[1][2]
1941年6月22日,德军发动“巴巴罗萨行动”,意图通过闪击战在四个月内攻占莫斯科,虽在初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德军之后推进却由于苏联红军的抵抗而减慢下来,特别是斯摩棱斯克战役阻延了德军向莫斯科进攻达两个月之久。[10]1941年9月30日,古德里安率领所辖的德国军队开始对布良斯克率先发起进攻,苏联红军在莫斯科利用城市建筑和地形采取了防御战术。[1][5]在防御阶段主要有:奥廖尔-布良斯克维亚济马加里宁、莫札伊斯克-小雅罗斯拉韦茨图拉、克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纳罗福明斯克等战役。[11][12][13][9]尽管德国军队多次发动进攻,并取得了一些地区的控制,但他们最终无法攻破莫斯科的防线。1941年12月5日,苏军反攻由加里宁方面军展开,最终,在苏联军队的顽强抵抗和寒冷天气的共同作用下,德国军队于1941年12月初被迫撤退,并放弃了攻占莫斯科的计划。[1][14]
莫斯科会战是苏联二战初期取得的重要胜利之一,它打破了德国军队的连胜势头,也彰显了苏联人民的抵抗精神和军事实力。同时,这场战斗也使得希特勒对苏德之战的计划遭受了重大挫折。《新华日报》发表社论称赞莫斯科保卫战是苏联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过渡阶段,具有重大意义。[15][1][16]

战前形势

战争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