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承兑汇票(Commercial Acceptance Bill/ Trade Acceptance)是一种由法人或其他组织签发,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的商业汇票,作为无条件的支付工具,其在指定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确定金额。商业承兑汇票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具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可约期付款、可转让贴现等特性。 ([1][2])
在我国,商业承兑汇票起源于1930年代的上海市场,而在英国和美国,商业承兑汇票的发展则分别起源于13世纪和20世纪初。在中国,商业承兑汇票的发展经历了从试点到全国推广的过程,而在英国和美国,商业承兑汇票则是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工具逐渐发展起来的。[3][4][5]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商业承兑汇票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支付结算工具,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融资功能。具体来看,商业承兑汇票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问题,规范商业信用行为,提供灵活的融资渠道,实现理财功能,以及增强企业的信誉度评价。[6]然而,商业承兑汇票的发展和应用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企业资质、信用评估、贸易真实性等,同时,承兑汇票的流通性、地域性、风险管理等问题也对其发展和应用提出了挑战。[4]尽管如此,商业承兑汇票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仍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商业承兑汇票已经成为非政府机构首选的短期融资工具。在中国,由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尚不完备,商业承兑汇票的应用相对较少,但其在某些特定行业以及上下游关系紧密的产业链关联企业中的使用较为频繁。[3][7] 基本信息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