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一种特殊类型。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约占全部脑梗死的20%~30%。脑梗死指脑组织因缺血、缺氧出现坏死。腔隙性脑梗死是指脑的小穿通动脉(脑部血管发出的小分支)的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血管堵塞,小穿通动脉供应的脑组织,就会因为缺血、缺氧而坏死,称为腔隙性脑梗死,一般与高血压有关。多数患者脑部发生梗死的区域很小,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少数患者突然或逐渐起病,可出现头晕、头痛、眩晕、一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说话不利索、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肢体麻木、共济失调等表现。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特异性治疗、急性期合并症治疗、康复治疗、原发病治疗。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只是因为发生闭塞的血管较小,如穿支动脉,限于其较小的供血区,病灶较小,所以一般危害较小。
病因
高血压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率为45%~90%。长期高血压造成脑内小动脉血管壁变性,使得管腔变窄,在某种血流动力学因素或血液成分变化的诱因下发生小动脉的闭塞。腔隙性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尤其是慢性高血 压超过21.3/12.7kPa(160/95mmHg)时。且舒张压升高对本病的影响作用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