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1]
非全日制研究生最早开设于1981年,早期的录取和培养制度并不完善,以试点为主,到90年代才逐步走向正轨,最终在21世纪被建设完善。在2016年之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录取是以“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为主,2016年之后则是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为主。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的知识偏向于实践和应用方面,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就可以申请授予硕士学位证书,它的证书与全日制研究生的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1][2][4][3][5]

历史沿革

早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