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济

大洋洲东部岛国
斐济共和国(斐济语:Matanitu Tugalala o Viti;英语:The Republic of Fiji),简称斐济,是位于大洋洲东部,西南太平洋中心的岛国。斐济由332个岛屿组成,其中只有106个岛屿常年有人居住,陆地面积为1.83万平方千米,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129万平方千米,首都苏瓦(Suva)位于维提岛东南部。斐济官方语言为英语、斐济语和印地语,通用语言为英语。截至2022年,斐济人口数为929766人,斐济人是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斐济族和印度族是两个主要民族。[1]
斐济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暖热湿润,斐济群岛多为火山岛,岛上多山,最高峰为维提岛维多利亚山托马尼维峰,海拔1424米,主要河流为雷瓦河[24]经考古学家考证,3000年前斐济岛上就有美拉尼西亚人居住。1643年,随着欧洲人航海探险,斐济慢慢被世界发现。此后,一些欧洲商人、传教士、潜逃的澳大利亚囚犯来此定居,掠夺财富。1871年,建立斐济王国。1874年,英国吞并斐济,斐济沦为殖民地。英国吞并斐济后在此发展甘蔗种植业,建立种植园,斐济土著居民也被迫沦为殖民者的奴隶。但随着种植园经济的发展,殖民当局需要更多劳动力,便开始大量引入印度劳工。印度劳工进入斐济后,逐渐发展成仅次于斐济土著的第二大民族。二战结束后,斐济兴起了民族主义,1970年,斐济实现独立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独立后的斐济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斐济土著与印度族人的利益平衡。斐济独立后的政权基本掌握在斐济土著手里。然而1987年斐济大选时,代表印度族人利益的民族联合党获胜,这引起了斐济土著群体的不满,并且爆发了1987年政变,政变后斐济成立共和国,也不再是英联邦的成员国。[25][26]此后,斐济相继发生三次政变,斐济印度族裔的政治地位不断削弱,斐济的去英化进程也不断加快。2022年12月14日,斐济举行2006年政变以来的第三次大选。西蒂韦尼·兰布卡担任新任总理,其所带领的人民联盟党成为斐济执政党。[1]
截止到2022年,斐济国内生产总值48.4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20美元,经济增长14.5%。斐济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第二产业主要有制糖业和制造业,旅游业也是斐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全国约三分之一的劳动力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1]。斐济作为南太平洋的枢纽,国际航空航运十分发达,国内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和航运。斐济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欧洲文化与土著文化共同发展,塑造了斐济独特的地域文化[27]。红花节、火把舞节都是斐济的传统节日,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斐济传统服装为梭罗,是一种齐膝毛料裙。[28]楠迪玛玛努卡群岛等岛屿都是其著名景点。[16]
斐济是太平洋岛国中外交较为活跃的国家,既重视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同时也保持着与太平洋岛国的传统关系。斐积极发展同亚洲各国以及非洲和美洲国家的关系。已与130多个国家建交。是联合国、英联邦、世界贸易组织太平洋岛国论坛太平洋共同体美拉尼西亚先锋集团、非加太集团、77国集团成员,斐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现为太平洋岛国论坛(PIF)秘书处所在地。2013年,斐济倡议成立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PIDF)。2016年6月,斐济常驻联合国代表汤姆森当选第71届联大主席。2016年11月,斐济当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3次缔约方大会主席国。[1]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