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重贵

后晋末代皇帝
石重贵(公元914年—公元974年),太原府太原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沙陀族,生父为后唐庄宗李存[]的骑将石敬儒,养父为晋高祖石敬[táng][1]
石重贵少年时,恭敬仁厚,谨言慎行,深受石敬瑭喜爱。石敬瑭叛唐南下时,石重贵留守太原,掌管河东事务,稳定后方。石敬瑭称帝后,他历任开封尹、东京留守,政绩平平。[3]天福七年(公元942年),石敬瑭逝世,石重贵继位,改元开运。石重贵继位之初,听信大臣景延广的建议,不再向契丹称臣,双方关系迅速恶化。之后,契丹于天福八年(公元943年)南下入侵,石重贵御驾亲征,击退契丹敌军。但在契丹军队的不断侵扰下,后晋军队逐渐难以应对,加之后晋连年遭遇灾害,用人不当,战争接连失败,开运三年(公元947年),契丹攻占后晋都城开封,石重贵被迫投降,后晋灭亡。契丹将黄龙府(今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指给石重贵作为封地,石重贵被迫率领家人北迁,一路艰辛困苦,才抵达黄龙府,其后,辽世宗耶律阮登基,命石重贵回到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驻留,之后耶律阮允许石重贵一家前往建州(今辽宁省朝阳县)居住,石重贵最终逝世于建州(今辽宁省朝阳县),追封为晋王,后世将其称之为后晋出帝。[4][5][6]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石重贵于后梁乾化三年(公元913年)六月生于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其父为石敬儒,其母为安氏。石敬儒曾担任后唐庄宗李存勖的骑将,后早早逝世,石重贵的堂叔石敬瑭便将石重贵当做自己的儿子抚养。[1][2]